
請相信,看著這篇文章的你,正走在康復的路上
姚老師 請相信,看著這篇文章的你,正走在康復的路上。 我是一名社交恐懼型的憂鬱症患者,從第一次有明顯症狀發生到現在,經歷了 23 年,中間病況反反覆覆,共復發了八次,病期最長達三年。每次復發都生不如死,覺得自己被掏空了,像墜入無止盡的黑洞一樣,沒有光、沒有希望,只剩下疲憊、痛苦、無能為力,整天只想躺


憂鬱症自我癒療之經驗分享
于閩軍 以前不了解憂鬱症時,總覺得這是種可怕的病,一旦得了,大概這輩子就完了。之前我生病的次數不算少,有時休息一陣子後不藥而癒,有時經過幾個月,從配合吃藥及逐漸改變想法終至無病一身輕。至今自己能夠重拾健康也覺得很幸運。 根據2017/03/31 台灣英文新聞報導 :WHO世界衛生組織3

奇異的恩典,感謝我得了憂鬱,焦慮,恐慌症
台中 鍾麗齡 我與身心症的第一次接觸 記得第一次發病,是在我四十歲的那年。當時正值兒子升高中考基測。因為我兒幾乎包辦每學期的全校第一名。最後一次模擬考也是全中區第二名。所以全校師生都對他寄與厚望。又因大我兒子一屆就讀台北市中正國中的表姐說:他們全校第一名的男孩,大概是壓力太大考場失利沒



請相信,看著這篇文章的你,正走在康復的路上
姚老師 請相信,看著這篇文章的你,正走在康復的路上。 我是一名社交恐懼型的憂鬱症患者,從第一次有明顯症狀發生到現在,經歷了 23 年,中間病況反反覆覆,共復發了八次,病期最長達三年。每次復發都生不如死,覺得自己被掏空了,像墜入無止盡的黑洞一樣,沒有光、沒有希望,只剩下疲憊、痛苦、無能為力,整天只想躺


憂鬱症自我癒療之經驗分享
于閩軍 以前不了解憂鬱症時,總覺得這是種可怕的病,一旦得了,大概這輩子就完了。之前我生病的次數不算少,有時休息一陣子後不藥而癒,有時經過幾個月,從配合吃藥及逐漸改變想法終至無病一身輕。至今自己能夠重拾健康也覺得很幸運。 根據2017/03/31 台灣英文新聞報導 :WHO世界衛生組織3

奇異的恩典,感謝我得了憂鬱,焦慮,恐慌症
台中 鍾麗齡 我與身心症的第一次接觸 記得第一次發病,是在我四十歲的那年。當時正值兒子升高中考基測。因為我兒幾乎包辦每學期的全校第一名。最後一次模擬考也是全中區第二名。所以全校師生都對他寄與厚望。又因大我兒子一屆就讀台北市中正國中的表姐說:他們全校第一名的男孩,大概是壓力太大考場失利沒

